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维泰新闻

2025

10/17

13:00

来源:

经开区(头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浏览量:

从一根棉线到智能制造:经开区纺织服装产业的进阶之路

经开区网讯(文/芭莎图/郭昌龙)10月16日,秋日的阳光洒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白鸟湖畔,伴随着桩基夯实的轰鸣声,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投集团”)100万锭棉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今年5月,全疆首个纺织行业“灯塔工厂”——上海数智超级纺纱工厂破土奠基。这是新疆纺织工业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时刻——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片曾见证驼队驮着棉布西行的热土,正在用智能化生产线重新定义“金梭银线”的现代内涵。

10月16日,新投集团100万锭棉纺项目正式开工。

2013年纳入国家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布局区域,到2025年两大标杆项目同步落地,经开区(头区)纺织服装产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十二年。

今年奠基的两个项目,恰如打开未来之门的“双密钥”:新投集团100万锭棉纺项目将填补乌鲁木齐高端棉纺产业链空白,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的“灯塔工厂”则带来工业4.0级智能车间。两组数据昭示着产业雄心——项目全面达产后带动就业超4000人,经开区(头区)正着力打造丝路沿线纺织产业新支点。

站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前,经开区(头区)的纺织人正在书写新的丝路传奇:往西看,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已集聚砂之船(乌鲁木齐)奥莱等商业旗舰,未来将成为辐射中亚的展销枢纽;向东望,乌鲁木齐站与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构成的“黄金十字”区位优势,让“新疆造”纺织品48小时通达欧亚成为可能。当数字化的纺纱机与千年驼铃交响,这条新丝路正编织出更绚丽的产业画卷。

十年磨一剑产业根基日益厚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开区(头区)紧扣新疆“三城七园一中心”总体规划,主动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布局,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如今,这片热土已不再是单纯的棉花加工地,而是一座集研发、生产、商贸于一体的现代纺织产业高地。

目前,经开区(头区)已汇聚纺织服装类企业8家,涵盖纺纱、民族特色织造、中高端服饰、工装定制及功能性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代表性企业如帕尔拉克地毯厂展现民族文化之美,玉泰驼绒、希曦服饰深耕品质生活,顺鑫源则在工装与土工布市场稳步拓展。值得一提的是,依托乌鲁木齐国际纺服中心这一国家级平台,经开区(头区)构建了“设计+制造+展销”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雏形。这里不仅是生产的起点,更是走向市场的跳板——未来,白鸟湖西区(一号台地)将被打造成为承接重大项目、吸引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

双星闪耀引领产业迈向新质生产力

2025年,是经开区(头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两大重量级项目——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的“灯塔工厂”与新投集团100万锭棉纺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标志着区域产业能级实现历史性跃升。

其中,新投集团年产100万锭的棉纺项目已于今日正式奠基。项目选址万盛大街西端南侧,占地逾千亩,全面达产后将贡献就业岗位3000余个。更为关键的是,该项目采用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等国际领先工艺,配备智能包装系统与MES生产执行系统,真正实现“装备智能化、流程数字化、管理精细化”,为新疆高端棉纺填补空白。

与此同时,由上海数智与经开区建发集团合作建设的新疆首个“灯塔工厂”也已于今年5月启动建设。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亿元,设计产能20万锭,建成后每年可转化周边棉花5万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树立全疆智能化纺纱新标杆,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

两大项目遥相呼应,未来合计形成150万锭高端纺纱能力。它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产能,更带来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范本:以智能制造重塑传统产业,以数字赋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丝路启航打造向西开放的“纺织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经开区(头区)纺织服装产业的目光早已超越本地边界,投向更为广阔的中亚乃至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地区。

作为新疆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开区(头区)坐拥“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北接天山国际机场,南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东靠高铁枢纽,西望综合保税区。乌鲁木齐国际纺服中心正加速建设,砂之船(乌鲁木齐)奥莱已签约200余家品牌,同创国际贸易港即将投入使用,两港产业园也将于2025年年底全面亮相——一个面向中亚的国际纺织品展销枢纽呼之欲出。

未来,经开区(头区)将以“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方向,持续推进技术革新与开放合作。一方面,依托“灯塔工厂”和智能纺纱项目,打造全国领先的棉纺智能制造示范区;另一方面,借助区位优势和商贸平台,推动“新疆制造”的纺织品走向国际市场。

“传统加工”到“链动全球”,经开区(头区)纺织服装产业正以澎湃之势,织就一条通往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丝绸之路”。

【打印本文】【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