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案办理情况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区政府承办区政协交办的政协委员提案37件。从办理结果分类来看,已解决或基本解决(A类)28件,占75.7%;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逐步解决(B类)7件,占18.9%;受目前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留作参考(C类)2件,占5.4%。
二、办理情况
贺泉等委员提出的“关于促进新疆自贸试验区经开功能区块发展的提案”“关于金融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提案”。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依托区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18场次,1100余人参加,为企业提供公益指导服务。二是推进自贸试验区信息化建设。招引算力调度运营中心落地、推进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在智慧安防等领域应用。已布局12个海外仓,服务企业超百家,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创新“保税展示+快速配送”模式,2024年1—7月,实现保税进口贸易额440万元,非保税电商出口贸易额24.84亿元,促进了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探索金融业务模式。加快金融机构网点建设,落户3家银行分行,设立130家银行机构、证券分公司等金融公司,形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金融组织体系。48家外贸企业纳入经开区块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优质企业名单,目前中泰进出口、哈林食品办理便利化人民币跨境结算300万元,实现首单“推荐制”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业务落地。加大外资利用力度,建发集团发行3年期2.625亿美元境外债券、6.4亿元西北五省首笔莲花债。争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在铁路运单融资、境内外资金投资等17个方面支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四是引进高端人才和科创资源。起草《经开区(头屯河区)关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申报自治区园区“小组团”援疆人才计划项目,获批人才发展基金100万元。揭牌中国—中亚技术转移中心—创业创客基地,成立新疆自贸试验区首家绿谷科技创新综合体,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载体。五是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定《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服务保障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区功能区块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六是研究解读各国进出口政策。整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二手车出口政策等,举办二手车出口政策研讨会、培训座谈10余次,受训企业及个体400余家,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徐志宗委员提出的“关于制订经开区(头屯河区)领导与企业的结对帮扶制度的提案”。印发《关于调整2024年经开区(头屯河区)区级领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联系点的通知》《经开区(头屯河区)2024年企业服务月活动实施方案》,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同时积极开展特色企业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扩大产品市场、释放设计产能、突破发展瓶颈。
魏星委员提出的“关于经开区(头屯河区)辖区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提案”。一是收集2106家企业3056个岗位需求,发布57家企业2697个岗位信息。组织召开招聘活动20场,提供岗位信息2.5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214人次。发挥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牵引拉动作用,跟踪服务好入选的70名高层次人才,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企业人才上门提供政策宣讲服务1000余次,摸排人才需求1600条,挖掘人才项目32个。二是指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抓好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已开展保安员岗前培训3期、职业培训18期,779人参训,为企业培养技能骨干的同时促进技能提升。三是加强外部招商和本土企业孵化培育工作力度,目前已有3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企业服务信息库1000家、人才信息库1.2万人,已开展品牌活动3场,参加企业100余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