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8/26
19:09
来源:
经开区(头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经开区网讯(文/马纹悦)8月6日,在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最新下线的氢燃料电动牵引车正紧张作业,这抹“氢”新亮色,是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汽车产业绿色化升级的标志性成果。
从9年前全疆第一辆乘用车下线,到如今每15分钟一辆重卡驶出生产线、新能源车型闪耀亚欧博览会,经开区(头区)的汽车装备制造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新型制造业时代跃迁。
完备生态链:多元生长的沃土
走进两河高端产业园,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工人们有序协作,一批批轻量化、高强度的上装载具整装待发,即将服务于物流运输、工程建设等领域。
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新能源客车资料图
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是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重点项目,由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规划布局了先进制造、科技孵化和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集群,占地面积6000余亩。
“目前,园区智能化水平达92%,显著降本增效。”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森介绍。这里已构建起集研发设计、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生态链。锻铸造中心、电镀及热处理中心等基础支撑完善,铸锻造产业园、环保表面处理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
“区汽车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打造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产业生态圈,避免同质化竞争。”经开区(头区)工信局副局长李蔚说。
作为全疆核心装备制造业基地,经开区(头区)已集聚陕汽、东风新汽、新疆客车厂、广汽传祺等5家整车生产企业,覆盖商用车、专用车、客车、特种车、乘用车等车型。2024年,辖区装备制造企业45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4.75亿元。中通客车的智能公交车穿行在乌鲁木齐街头,铁建重工的智能采棉机即将开赴南北疆棉田,不同领域的产品共同绘就产业多元图景。
从“无”到“有”,从“有”变“强”,经开区(头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公司在经开区成立到发展已有5年时间,政府处处为企业着想,我们也愿意尽最大努力服务经开区经济发展。”杨森说。
创新双驱动:技术突破与模式换新
技术创新是产业多元升级的核心引擎。在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重卡成为耀眼增长极,今年1至5月,该公司重卡产量近400辆,占总产量30%,同比增速超10倍。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安装新能源重卡配件资料图
“我们完成了动力电池从282千瓦时到452千瓦时的升级,续航里程从180公里跃升至300公里以上,增幅超65%,有效破解了西北严寒环境下的续航瓶颈。”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副主任周星斌说。更令人瞩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该公司已完成氢燃料电动牵引车的技术储备和试装验证,为未来零碳运输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新能源主攻疆内、燃油车发力出口”的双轨发展策略成效显著。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副主任冯海东表示:“上半年产量同比增长12.5%,已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70%。”
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新疆制造名片,陕汽2011年落户经开区(头区),是首家落地新疆的整车生产制造企业,填补疆内新能源商用车生产空白,持续带动本地供应链并积极拓展中亚及欧洲市场,带动本土企业发展。
2022年,陕汽新疆完成新能源车生产线升级改造;2023年,首批10辆新能源重卡下线承担焦炭、焦煤运输等任务。
作为经开区(头区)重点扶持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陕汽新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新疆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持续加码。记者从经开区(头区)工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辖区新能源商用车产量同比呈上升趋势,其中重卡品类增幅尤为显著。
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军刚说,企业成立14年来,经开区(头区)围绕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精准服务和招商引资,全力跟踪。近年来,经开区(头区)还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人才引进”、发放“绿谷惠才卡”、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攻克难题,带动行业产业提质增效、蓬勃发展。
多元场景赋能:智造服务百业
在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机械臂与AGV智能物流机器人有序作业。今年4月,首批30台GS4MAX新车型进入总装生产线,正式开启了该车型在新疆本地化量产。生管物流科生产管理组组长杨红喜介绍:“以往从广州调车需要半个月,现在本地化生产最快24小时即可交车。”
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发动机资料图
自2016年,广汽传祺落户经开区(头区),该企业不仅以规模立足,而且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方向发展,与华为及宁德时代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产业援疆,为新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发挥国企担当、承担社会责任。“经开区(头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链聚集效应,是助力企业在这里腾飞的关键因素。”广汽新疆公司总经理骆海天深有感触。多年来,企业在积极寻求发展的同时,经开区(头区)也在“保驾护航”,通过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等方式服务本地企业。
经开区(头区)工信局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分派小组深入调研,提供“保姆式”服务,保障企业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经开区(头区)工信局局长秦江峰表示,未来将持续补强产业链短板,拓展汽车后市场服务,完善产业生态。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推动装备制造业向更高端、更智能、更绿色、更多元的方向迈进,为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引擎贡献更强“经开制造”力量。
【打印本文】【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