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12
19:17
来源:
经开区(头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经开区网讯(文/徐娜娜 图/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提供)去年冬天那场零下15度的调解,至今让周雨印象深刻。他蹲在冰冷的铝型材旁,风寒中主持的“露天调解会”,让一起因汇率波动僵持不下的跨境建材纠纷三天化解。哈萨克斯坦客商的惊叹犹在耳边。这位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嵩山街中心法庭的庭长早已习惯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寒暑中奔忙。作为自贸试验区巡回法庭负责人,他用扎根一线的坚守,让法槌声融入中欧班列的汽笛,成为这片开放热土法治建设最生动的注脚。
零下15度的“露天法庭”:护航丝路枢纽
一枚巡回法庭的公章,一份密密麻麻的企业分布图,是周雨2014年接手司法服务时的起点。彼时,日均数十列中欧班列呼啸而过的陆港区,已汇聚上百家物流贸易企业,新兴业态下的商事纠纷错综如铁轨网络。他的足迹踏遍厂区,红笔在地图上圈注:这家做跨境电商,纠纷常在退换货;那家是货运代理,责任划分是痛点......琐碎细节,构建起服务企业的精准坐标。
周雨在法官工作室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
2024年冬,一家哈萨克斯坦外贸公司急匆匆找上门求助:与本地企业签订的400万元建材采购合同,因汇率波动陷入僵局。400万元货款悬而未决。合同里一句模糊的“汇率风险共担”成了死结。周雨没有坐等材料,带着书记员直奔企业仓库。寒风刺骨,他蹲在铝型材堆旁,借助手机翻译软件逐项核对俄文装箱单。随后,在集装箱林立的堆场旁,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调解会”就地召开。
“铁轨不会因风雪改道,合同也得有清晰标尺。”周雨指着缓缓驶出的班列打比方,剖析模糊条款的风险,引导双方回归契约精神。最终,方案达成:按实际发货日汇率重新核算货款。从受理到案结,仅用三天。
“中国基层司法的效率,令人信服!”哈萨克斯坦企业负责人由衷赞叹。这效率背后,是周雨对辖区企业业态烂熟于心的底气,更是“主动上门”服务理念的践行。
十一年来,从书记员到庭长,从厚厚的纸质卷宗到随时能调取电子舱单的平板电脑,周雨亲历了法治创新的加速迭代:区政合一打破的行政壁垒,让司法数据与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逐步联通。
三语手册里的法治密码:破译多元需求
“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是能解燃眉之急的钥匙。”这是周雨常挂嘴边的话。面对辖区多民族、多语种聚居的特点,他主导编印了汉、维、俄三种文字对照的《自贸试验区常见商事纠纷指引》,扉页醒目印着24小时法律咨询电话。这本手册,成了企业随身的“法律锦囊”。
手册的能量,在一次凌晨两点得到验证。一家跨境电商企业因海关查验问题产生纠纷,一集装箱服装滞留口岸,每耽搁一小时都是损失。企业负责人情急之下拨通手册上的电话。
周雨迅速启动在线调解,通过视频连线多方,厘清责任,化解误会。拂晓前,集装箱顺利通关起运。精准高效的服务,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优注解。
周雨的专业深耕远不止于语言。2024年4月24日,一宗集装箱租赁合同纠纷僵持不下。双方对责任认定各执一词。周雨没有简单依赖庭审,他带着团队多次往返铁路局、集装箱运营公司,向资深调度员请教行业惯例,甚至细致到空箱堆存费的计算规则。
当判决书下达,清晰严谨的法理分析结合行业实际,令当事人折服:“法官比我们还懂行!”这份判决随后被辖区多家企业当作范本,直接推动十余家公司修订完善了合同条款,从源头上减少了纠纷。
十年切片与七十年年轮:根系法治热土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一项重大创新落地——自贸试验区“一站式争端解决中心”。这里整合了政务服务、司法审判、检察监督、司法行政公共职能与律所市场化服务,构建起诉讼、仲裁、调解无缝衔接的涉外平台。周雨是积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他经手的案件,正是这一机制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前置”的生动实践。
周雨在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巡回法庭敲响的第一槌
“周法官的调解像给齿轮上润滑油。”辖区企业评价朴素而深刻。两年间,周雨带领的巡回法庭受理案件200余起,82%通过调节高效化解,平均结案周期较传统诉讼缩短近20天。高调解率不仅快速定分止争,更维系了商业伙伴关系,保障了自贸区经济齿轮的高速顺畅运转。
夕阳为陆港区的龙门吊和列车上镀上金边。周雨常在此驻足远眺。从入职时“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沉淀为如今体系化的涉外司法服务机制,“我的十年,是新疆七十年法治创新长河中的一段切片。”周雨说,更深层的变化是理念的升级:从“解决纠纷”到“预防纠纷”,从“机械适用条文”到“深度扎根产业”。
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年的壮阔史诗翻开新篇,周雨和同事们,正以一次次深入现场的办案、一份份扎根产业的判决,让法治的根系更深地扎进沃土,让公平正义如准点出发的中欧班列,向着开放的未来稳健前行。
【打印本文】【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