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维泰新闻

2025

10/17

13:00

来源:

经开区(头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浏览量:

百万锭棉纺项目为何落子经开区?——访新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郭睿斌

经开区网讯(文/李丽图/郭昌龙)10月16日上午,乌鲁木齐新投纺织科技棉花产业科技示范区100万锭棉纺项目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43.25亿元,建设内容包含研发中心、纺织车间、原棉堆场、成品仓库、职工宿舍、办公楼及配套公用设施用房等。

100万锭棉纺项目开工仪式现场

开工仪式后,记者就项目有关情况对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郭睿斌进行了专访。

记者:乌鲁木齐新投纺织科技棉花产业科技示范区100万锭棉纺项目为何选择落户经开区(头区)?

郭睿斌:我们选择将百万吨棉纺项目落户经开区(头区),主要是看中了这里不可复制的区位交通优势、日趋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以及经开区(头区)展现出的“尊商、亲商、安商、护商”的优质营商环境。在项目前期接洽和推进过程中,经开区(头区)专门成立的工作小组提供了“保姆式”全周期服务,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等方面高效务实,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经开速度”,为我们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项目将采用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纺纱生产线,融合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构建全流程智慧工厂。智能化、数字化具体体现在哪方面?

郭睿斌:我们的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将贯穿每个生产环节,一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从清棉、梳棉到并条、粗纱、细纱等核心工序,都将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物流系统,实现物料自动流转、工序自动衔接,大幅减少人工搬运和干预;二是管理运营的数字化,我们将搭建集成的生产管理信息平台(MES等),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质量数据和能耗数据,让生产进度、工艺执行和成本控制变得透明可视、可分析、可优化。三是决策协同的智能化,通过数据平台,我们能打通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利用数据优化生产排程,并能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从而提升整个工厂的协同效率和稳定性。

记者:项目将对当地上下游产业链,如服装加工、纺织机械企业产生什么作用?

郭睿斌:项目将对补齐和强化本地产业链起到关键的“链接”作用。项目庞大的产能将对高端纺织机械、专用配件,以及化纤、包装材料等产生稳定且大量的需求,这将有力吸引相关供应商在本地或周边布局服务网点,逐步完善我们的供应链生态。同时,我们生产的高品质纱线,将为下游的服装、家纺企业提供稳定、高端、就近的原料供应,极大节省他们的物流和时间成本。

记者:该项目对经开区(头区)及乌鲁木齐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有何意义?

郭睿斌:对经开区(头区)而言,项目将迅速提升经开区(头区)在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中的能级和分量,使其成为高端纺纱产业的核心区。有助于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从“企业聚集”到“产业集群”质的飞跃。对乌鲁木齐市而言,项目是构建乌鲁木齐市现代化纺织服装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我们将充分依托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的物流优势,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市场。

记者:带动就业方面,3000余岗位中有多少是有技术性要求的岗位?在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有什么规划?

郭睿斌:随着我们工厂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用工结构也在向技术型转变。预计在全部岗位中,约有20%是技术型岗位,主要包括设备操作、工艺维护、质量管理、信息技术等需要专业技能的职位。我们将与本地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为项目储备和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在配套设施方面,我们规划了员工宿舍、食堂等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计划在生活区配备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以及阅览室、文娱活动室等,努力为员工创造一个温馨、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打印本文】【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