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09
12:36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乌鲁木齐经开区(头屯河区)的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内,机柜林立、后台的数据不停闪烁,一部分数据企业自用、一部分支持政务服务,还有一部分支持其他企业和单位的场景应用。
算力作为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
9月5日,2025(第二届)新疆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算电协同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疆内外的政、产、学、研各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算电协同的创新与发展开展深入研讨,共商新疆算力发展优势、路径与政策。
新疆拥有极为丰富的绿色能源资源,吸引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作为安徽省落实产业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的重要举措之一,由新疆中科类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类脑科技公司)投资运营,目前已上线1000P的算力,是乌鲁木齐第一个投运1000P算力的企业。
中科类脑科技公司今年还在推进新项目的建设,并将投资建设1500P甚至更高的算力。
1500P算力是什么概念?
新疆中科类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峰举例:如果按1P的算力相当于500台个人电脑来计算,1500P算力相当于78万台电脑集合在一起的力量,这将进一步为各行各业的算力需求提供保障。
“我们布局新疆,算力只是基础层面,还有开发算力之上的应用。”刘海峰说,企业将重点建设“三中心一平台”,包括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绿色算力调度及运营中心、AI产业孵化中心,以及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一平台”。希望能将自身的算力、疆内的算力和疆外的算力互联互通起来,并通过应用和孵化,在新疆多领域实现算力+模型+场景的深化应用。
“我们将通过研究院等途径,招引和培养本地化人才,并积极参与开放场景建设,打造更多的人工智能样板间,让人工智能标杆看得见、摸得着,能真正推广。”刘海峰说,未来希望业务能辐射到中亚。
新疆已被列为算电协同试点省份。截至目前,新疆已有五地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包括哈密市、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可为算力企业提供丰富的绿电资源。
今年5月,新疆首个国际融合算力中心在昌吉州正式投运,这也是目前全疆投运规模最大的智算、超算中心。该算力中心的投运,将助力全疆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发展,推动传统行业“智改数转”。预计今年年内,将建设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融合算力中心。
在北京亚康万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林迎全看来,新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超过传统能源,为未来算力建设提供了强大而长远的增长空间。
“我们公司发展了20多年,服务过头部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在AI智算的发展前景下,可以实现算力的规划、建设、运维和长期运营的全要素支持。”林迎全说,希望未来能参与乌鲁木齐乃至全疆的算力建设。
本次活动中,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与经开区(头屯河区)签约,双方将围绕“皖数疆算”、城际算网融合运营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跨区域“数算电”产业融合新体系。
新疆软件园管理办公室主任、经开区(头屯河区)数字化发展局党组成员吴伟说,经开区(头屯河区)发展算力产业,锚定“立足乌鲁木齐、辐射全疆、面向中亚”定位,从算力体系升级、强化调度中心功能、促进算力与产业融合三方面推进,构建数字经济算力底座。这一布局既是自身发展的核心支撑,也是全疆算力协同的重要纽带。
目前,新疆移动智算中心、皖疆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疆算万卡枢纽等重点算力项目正在建设中。经开区(头屯河区)将与哈密、克拉玛依等地协同发展,形成合力,助力新疆数字经济腾飞。
据了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关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要超过80%。
“新疆在发展算力方面,积累了很多基础产业优势,比如克拉玛依市,很早就建设了云计算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算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侯金刚说,新疆风、光等清洁能源富集,是国家清洁能源大基地,而发展算力有很多优势。
侯金刚说,新疆应充分发挥新能源优势,持续推进算电协同,通过提升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在算力用能结构中的比重,以低成本绿电吸引算力企业落地。
“新疆发展算力产业,要抓住算力运用场景,特别是人工智能运用场景,可以考虑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服务中心。”侯金刚建议,新疆可考虑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对子,让他们的算力需求溢出到新疆。也可考虑算力出海,利用技术和机制创新,服务国外算力需求。
【打印本文】【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