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媒体聚焦

2025

10/13

16:53

来源:

乌鲁木齐晚报

【字体:

浏览量:

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展示10年教学成效:机器人来去自如,“未来学校”建在太空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看,好多各式各样的机器人。”10月11日,走进市第126中学(慈湖路校区)的校园操场,仿佛进入了一个“未来世界”:穿着运动鞋的人形机器人跳起现代舞、身着喜庆外衣的机器人表演”舞狮“、还有机器人摇头晃脑地与人交流互动……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们与机器人互动玩耍。记者石磊摄

当日,乌鲁木齐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迎来了建校十周年校庆,并启动了一场“学科节”活动,将数学的逻辑、科学的探索、物理的规律,与美术的创意、音乐的韵律、信息技术的便捷深度交织,展示的一件件模型、实验,以及现实与虚拟场景,呈现出学科融合的教育”盛宴“。

“同学,来看看,这是我们做的编程,机器人模仿大师傅炒菜。”该校八年级学生郑哲予展示着编程的模型,他运用了电机、电路板、显示屏等设备和配件,学生在屏幕上点餐,后台就能收到信息,机器人即可现场制作,“机器人学习大师傅人工炒菜后,把步骤记录下来,调料多少,都有数。”郑哲予说。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们在进行航模展示。记者石磊摄

这边的机器人能炒菜,另一边,几名学生熟练地操控机器狗,让其表演鞠躬、握手、跳舞,满操场跑,不亦乐乎。

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以“重视数理化、科学与信息技术”为办学核心,深耕理科教育沃土。

在本届“学科节”中,这一理念通过86个学科体验式项目的展示,从“跨学科项目式作品制作”里用编程分析数据,到“物理机械与艺术装置”结合中用数理知识设计音乐喷泉,再到“化学实验与数字建模”联动中用信息技术可视化反应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理科魅力。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在展示无人驾驶汽车模型。记者石磊摄

在一个数学逻辑的展位前,初中数学组教师姬婉茹普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位上摆放的摩天轮、风车、轮船、新疆大剧院等上百个造型,都是用木棍、棉签棒、纸板等材料制作而成,材料虽简单,造型却很精致。

姬婉茹介绍,这些作品是该校初中数学组展示的教学成果,将数学逻辑融入艺术创作。比如立体图形,在折叠过程中,展示空间及对称的数学应用;建筑造型,通过构架展现曲面、直面的稳定性和逻辑链,让抽象概念具体化;火箭、坦克等造型,体现数学在国防建设的应用。

“学科节”上,学生们还在“智慧城市设计”中展现出来了创新与想象。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们与机器狗互动。记者石磊摄

该校五年级学生韩子女制作了一个“未来学校”模型,由教学楼、塔台、太阳能发电站、摩天轮、宇宙飞船等组成。

“我想象以后我们的学校在太空,可以自己发电使用,还有塔台信息系统,收集学生运动、学习的信息……”韩子女打开一个开关,摩天轮、发电站等自动转动起来。

该校初中部地理组老师杨悦为学生介绍用豆子、黏土、纽扣拼出的中国地图和新疆资源分布地图。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十·一期间制作的,他们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家乡献礼。”杨悦说,学生们在动手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更加了解新疆,感恩伟大祖国。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一名同学近距离观察3D打印设备工作运转。记者石磊摄

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段长春介绍,举办“学科节”的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四大核心思维能力得到精准培养,包括分析问题时的系统思维、构思方案时的设计思维、处理数据时的计算思维、动手搭建时的工程思维,让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碎片,而是解决问题的实用工具。

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亮眼成绩。近三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白名单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其中智慧竞技体育项目获全国一等奖。

市第126中学创建的10年来,由单一校区发展为拥有4个校区、326个教学班、1.7万名师生的教育集团,从区域教育的新生力量成长为基础教育的标杆。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们在进行“24点”游戏,将牌面组合快速运算得出结果。记者石磊摄

段长春说,未来将以集团化办学为契机,推动4个校区优质资源共享、管理模式协同,主动拥抱信息化、智能化浪潮,推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从容应对挑战,更能勇敢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还能成为建设祖国大任的时代新人。

10月11日,在乌鲁木齐市126中学(慈湖路校区),同学们与机器狗互动。记者石磊摄

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新伟说,10年前,市第126中学在区域教育布局优化的关键节点应运而生,承载着经开区(头屯河区)区委区政府“让辖区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民生承诺。10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其发展纳入全区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在集团化办学试点中,优先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其倾斜。该校10年的发展,也诠释了经开区(头屯河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定力,更印证了“集团化办学”改革路径的科学性。

王新伟说,当前,经开区(头屯河区)正处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市第126中学教育集团作为区域教育的“领头雁”,区委区政府将继续以更大力度支持其发展,从持续优化集团化办学政策供给,到推动126中学与区内其他学校建立“资源共享、品牌共建”机制等方面,让126中学的优质经验辐射更多学校,带动经开区(头屯河区)基础教育整体提升。

【打印本文】【关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