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1/17
16:12
来源:
经开区(头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批4个氢能产业示范区之一,正积极打造“风光绿电+制氢+储氢+加氢+氢能应用”的零碳闭环。随着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的创新研发,当地有望在氢能源产业链的运输环节实现本地化管线的生产应用。
11月14日,在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企业正在进行全年4亿元订单任务的收尾工作。今年,通过创新研发的高性能大口径双密封高压玻璃钢管线管,企业实现了销售新突破,并有望通过持续研发将新产品应用于氢能源产业链。

在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企业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
在企业的柔性管车间,DN40毫米(公称直径,指管道内径)的柔性复合管经过配料、挤出、包覆、盘管等工艺,试压合格后即可入库。平均每8小时可下线2000米管线。
据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柔性管车间负责人刘波介绍,车间正在生产的产品即将发往吐哈油田,预计本月底前后交付。目前管线日均产量约4500米。接下来,多个输水管道订单也已列入投产计划,预计本月底也可完成交付。
目前,企业已生产的柔性复合管主要适用于油气田领域。今年,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企业正重点攻关输氢高阻隔柔性复合管。
普通柔性复合管为三层“三明治”结构,而输氢高阻隔柔性复合管通过对与氢气接触的内层进行结构改进,采用多层共挤工艺,显著提升了管道的耐氢气阻隔性能,较传统柔性复合管提高两个数量级。
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国权说,企业从结构上对工艺进行了改进,对普通柔性复合管最内层的内衬管采用高性能塑料与普通塑料多层共挤的制备工艺,大幅增强了抗氢气阻隔性能。该产品在氢气输送过程中具有耐腐蚀性强、成本更低等优势,可实现安全防护作用。
今年,企业生产的高性能大口径双密封高压玻璃钢管线管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属国内首创。在该产品带动下,企业订单量持续攀升。目前,玻璃钢管、热塑性复合管等四大类产品已实现全年产值3.4亿元。
齐国权透露,2025年企业计划实现产值4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3.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2亿元,增幅达54%。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二次能源,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在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下,《自治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构建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推动形成集绿氢制、储、运、加、用为一体的供应链与产业体系。
乌鲁木齐通过打通氢能源产业链,已引进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氢能综合能源站、制氢工厂、氢能源重卡和轻卡生产等项目,这些项目和企业将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
目前,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已与乌鲁木齐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制氢、储运、加氢及终端应用等环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将加速推动企业新一代氢能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化进程。
【打印本文】【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