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
工作方案落实情况通报
2023年3月16日,区委、管委会(区政府)印发《经开区(头屯河区)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工作责任分解方案》(乌经开党办发〔2023〕27号),现将工作推进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是持续推进“月调度、月通报”等工作机制,3月以来,每月组织全区30家单位报送《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台账》,上半年,开展工作调度5次。二是配合完成区纪委监委对我区上半年营商环境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区纪委监委要求进一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协调职责分工。三是按照市委关于接受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相关工作安排,建立专人对接服务机制,配合民革新疆区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民主监督调研工作,推荐全区6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陪同民革新疆区委会对4家企业进行现场走访调研。
二、改革措施推进情况
(一)市场化营商环境改革方面。一是区政务服务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通过线下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窗,线上依托自治区、市级一体化平台陆续上线17个主题套餐。统筹开展全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梳理工作,组织全区25家单位,3个街道参照国家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认领本区级事项207个,形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2022年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已通过常务会审议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公示。二是区人社局持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便捷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跨区域协同等方式,系统开展求职招聘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平台优势提供线上就业服务,组织开展线下专场招聘,为劳动者求职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用工搭建平台,上半年,我区累计召开招聘会62场,1353家企业194个体工商户提供2.6万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979人。三是区商务局大力发展特色夜间经济,鼓励延长营业时间在经开万达、白鸟湖奥特莱斯、华洋三好、华润万家超市等商超,开展深夜购物不打烊促销活动,上半年,共开展活动约179场。四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12315”消费者举报电话的作用,确保群众举报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强化社会监督,维护市场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上半年,受理价格类投诉举报337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4.11万元。。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方面。一是区纪委监委调取政务服务局5万余条访客信息、取号信息,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台账,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台账,通过数据比对、筛查等方式,查看窗口办事人员是否存在违规办理业务,勾结中介机构谋取利益的问题。二是区法院上半年受理涉企案件3230件。助力涉疫企业纾困解难,妥善审理因疫情引发的停工停产迟交付、迟延付款等引发的合同纠纷案件,促进劳动者与企业共渡难关。于6月30日出台《大型机械销售法律风险应对手册》,对常见法律风险进行预警提示,减少违约情形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定期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92人,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435家
(三)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方面。一是区商务局开展“暖商稳企送服务”系列活动、组织本地外贸企业参加海外仓布局与跨境电商创新培训、阿里巴巴国际站宣传推广等活动,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2%。二是陆港委上半年,开行中欧班列618列(其中:去程570列,回程48列),占全疆开行班列的84%,发运铁海联运班列280列,发运公路国际货运1717车。紧紧围绕周边国家优势资源、进出口货物贸易、产业功能布局等,采取以商招商、实地招商、服务招商等措施,累计引进新注册企业29家,注册资本金3.2亿元。三是区招商局建立与行业协会商会常态化沟通机制,促进产业协同招商。助力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走访14余次驻乌商协会进行了沟通交流,协助10家企业完成9个项目入区准备工作和项目可行性分析指导,签订投资协议项目2个,战略框架协议项目1个。
相关附件: